第八届“外教社杯”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“讲述中国·传播中国”短视频大赛通知

为了进一步凸显大赛“坚定文化自信·增进国际理解”的主题,助力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展示丰富多彩、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,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全球化表达,提升对外传播的亲和力与实效性,让世界更为具象地感知中国,“外教社杯”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从第八届起增设“讲述中国·传播中国”短视频大赛,旨在鼓励当代学子以短视频形式聚焦、记录、讲述丰富的个人生活体验、校园学习、国际交往、家乡故事、地方文化、地区发展等,展现当代中国时代变迁,并利用人工智能手段,通过多样化、多层次的传播平台,以沟通对象能够感知和接受的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使每个当代学子都成长为中国文化的民间大使。“外教社杯”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《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》竞赛目录,是重要的国家级赛事,现将相关校赛事宜通知如下。

参赛资格

中国学生组: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赛,专业、年级不限。

国际学生组:我校在读非中国国籍学生,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,本人及父母母语均非汉语。

每个组别参赛选手可选择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。每位选手仅限参与一个作品。若选择团队参赛,每支队伍学生人数不得超过3人;允许跨专业组队,但不允许跨校组队。参加短视频大赛的学生不能同时参加团队现场赛(往届线下比赛形式)。每个参赛作品限1位指导教师。同一位指导教师可指导本校的多个作品,但不能同时指导团队现场赛。

赛程安排

校赛时间为5-9月,参赛同学需在2025825日前提交参赛视频及团队成员信息(姓名、学院、专业、学号)至邮箱491814581@qq.com,邮件名为“外教社杯”短视频大赛+队长姓名,同时请务必加入我校英语竞赛QQ群:584122014,以获取比赛相关通知。

作品内容要求

紧扣大赛主题“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”。

鼓励围绕个人生活和学习、家乡故事、家乡文化、地方发展变迁等,从多维度、多领域选取题材,创作文案。

鼓励基于个人所见所闻所感,以小见大,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、真情实感,形成原创性故事。

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精髓,提炼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标识,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智慧。‌

故事有深度,叙事角度新颖,避免陈词滥调,展现独特观察视角。

从跨文化视角讲述和呈现故事,注重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其中的应用。

注重传播效果,讲述生动,有感染力,能引起受众情感共鸣和思考。

作品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,内容积极向上,传播正能量,不得涉及色情、暴力、种族歧视、宗教等内容。

作品版权要求

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,‌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。参赛者须确保作品无任何抄袭、剽窃行为。如因作品版权争议引发法律纠纷或索赔,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‌,组委会概不负责,并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。

严禁一稿多投。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提交至本赛事多个组别,或同时参与其他同类赛事。若出现一稿多投,一经查实‌,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。

作品规范要求

配音与字幕要求:(1)配音必须由参赛学生自行完成,不可使用人工智能语音或剪辑软件字幕配音。大赛将采取配音追溯机制。(2)中国学生组作品配音语言为英语,国际学生组作品配音语言为中文。(3)两个组别的作品均须配中英双语字幕,中文字幕须使用简体字。

时长要求:视频总时长35分钟。

制作方式说明:鼓励借助人工智能(AI)辅助作品制作。如使用人工智能(AI)生成图像、视频、文字等(配音除外),需在作品说明文件中注明所使用的AI技术,引用素材需在明显的位置用文字标注来源,确保无版权争议。

技术要求:(1)作品大小不超过500MB,分辨率为1280×720像素或以上。(2)画面清晰稳定,音质清晰,格式为MPGMPEGAVIMOVMP4等。(3)比例需为横屏16:9

其他要求:(1)作品中不得出现可能影响评审的诸如所在学校名称或Logo、参赛人姓名等信息。(2)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第三方软件Logo或水印、广告、二维码、超链接或其他外部引流标识。

晋级规则

中国学生组(本科院校组)择优选择5个作品晋级省赛;国际学生组将按后续省赛章程择优选择晋级作品。校赛将按参赛组数的10%15%25%比例颁发一二三等奖证书。省赛具体操作流程将于2025630日之前发布通知。更多信息可关注大赛官网:https://ict.sflep.com/